2025年乙巳蛇年春节,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第一个春节,三峡工程博物馆以“博物馆里过大年”为主题,精心策划了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的"新春文化盛宴"。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观众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,沉浸式感受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。节日期间,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突破4万人次,单日最高接待量超7000人次,创下历史新高。
长江水文化展:掀起新春参观热潮
作为新春文化活动的重头戏,“大江东去——长江水文化展”自1月10日开展以来,热度持续攀升。展览以“长江水文化”为主题,汇集200余件(套)珍贵文物,其中包括一级文物45件(套),通过实物展陈、图文介绍、多媒体互动等形式,生动展现了长江文明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。为进一步提升观众参观体验感,博物馆每天安排两场公益讲解,由讲解员带领观众深入了解长江水文化的深厚内涵。三星堆出土青铜面具、两千年前的“海关减免税文书”鄂君启金节(舟节)、条纹彩陶靴、战国虎钮錞于等国宝级文物令观众驻足欣赏。
非遗文化:奏响新春乐章
大年初四,博物馆一楼大厅内,悠扬的乐声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聆听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宜昌丝竹乐团的非遗传承人们手持二胡、笙、竹笛等传统乐器,演绎经典曲目,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。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旋律,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,也让观众领略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互动体验:激发文化传承活力
除了非遗音乐演奏,博物馆还特别设置了“传承非遗 祈愿新年”拓印体验角。观众亲手体验非遗拓印技艺,将“福”字、“平安”、“如意”等传统图案拓印在宣纸上,并免费装裱成精美的纪念品。一份份充满文化内涵的拓印作品,不仅是春节传递祝福的载体,更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独特体验和传承。此外,套色印章盖章打卡活动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体验项目之一,观众在馆内收集特色印章,留下独特的春节记忆。
新春水电研学:探索科技奥秘
春节期间,三峡工程博物馆特别推出“新春水电研学”活动。自1月30日至2月3日,活动吸引了来自广东、上海、江苏等地的12批次研学团队,共计368人参与。在导师带领下,学生们深入参观了三峡馆、工程馆等基本陈列,系统了解了三峡工程百年追梦历程与科技创新成就。在好奇水电研学中心,大家通过体验互动展项、制作水力发电机模型等活动,直观学习水电知识,在趣味实践中领悟科技的魅力。
春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,也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时刻。三峡工程博物馆以"文化展陈+非遗体验+研学教育"的创新形式,深入挖掘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三峡精神,让观众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,既能感受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,更能体悟三峡精神的文化基因。新的一年,让我们在文化长河中继续前行,感受历史魅力,传承文化瑰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