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是博物馆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三峡工程博物馆将全面深入推进定级评估准备工作作为核心措施,着力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开展工作,以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,为流域管理中心及集团公司的发展贡献文博力量。
一、坚持展教结合,突出宣教功能
以博物馆展览展示内容为载体,结合重要传统节日、国家重大纪念日,组织策划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,进校园、社区、乡村、企业厂矿、社会福利机构、其他公共文化场所开展宣教活动;积极招募水电科普志愿者,开展博物馆之友组建工作,充实博物馆接待力量;推进英文讲解词的编写,培养英语语种讲解员,进一步提升讲解队伍水平;积极发挥博物馆网站、公众号等自媒体作用,持续加强新媒体传播,不断增强博物馆传播力和影响力。
二、坚持以人为本,提升服务品质
深化文创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博物馆文创阵地;完善博物馆标识、特殊人群服务、卫生等观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;进一步规范观众服务体系,提高观众服务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。
三、坚持政治引领,加强展览合作
坚持政治性、思想性、艺术性相统一,利用集团内资源和文博交流平台,结合现有临时展厅和室外展览场地,进一步加强展览合作与引进,策划专题展及自主原创巡回主题展览;持续收集整理展览内容相关信息及展品,对现有基本陈列展出的实物、图文展板及多媒体实施动态管理,确保展览内容实时性和准确性。
四、坚持系统谋划,优化馆藏结构
建立信息资料室,充实三峡和水电工程相关图书资料,建立健全借阅利用机制;完善藏品体系,推进集团内抽水蓄能、海上风电、陆上风电、新能源基地等工程藏品的征集,“三峡记忆”藏品征集,不断丰富馆藏藏品;深入推进藏品数字化、藏品定级、文物保护修复复制工作,提高文物藏品保护利用水平。
五、坚持创新发展,推进智慧建馆
加强智慧博物馆建设,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博物馆管理与业务开展,为博物馆提供节能降耗、安全监控、高效运营的智能综合性管理方案;完成博物馆信息管理系统自主可控改造;推出线上数字化虚拟展厅,拓展服务空间,丰富展览手段,多层次地满足博物馆管理及观众需求。
六、坚持学术强馆,开展学术研究
完成博物馆基本陈列策展笔记、图录样刊编辑出版;加强藏品研究,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,丰富三峡工程历史文化研究成果;组织全馆员工立足岗位积极撰写论文,形成一批专业论文或学术专著。
七、坚持协同合作,搭建交流平台
加强交流协作,对内积极争取各相关部门(单位)的支持,建立内部联动机制,充分利用好三峡集团可用资源;对外广泛参与各类博物馆行业组织、区域博物馆联盟、馆际交流平台,加强在藏品、展览、教育、人才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合作,力促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。